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台湾固纬电子    

台湾固纬示波器、音频信号产生器、电源供应器
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姚经理
  • 电话:18520143666
新闻分类
站内搜索
 
友情链接
  • 暂无链接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基于台达5U PLC的双轴伺服定位送料系统的调试要点有哪些?
新闻中心
基于台达5U PLC的双轴伺服定位送料系统的调试要点有哪些?
发布时间:2025-09-18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4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基于台达 5U PLC 的双轴伺服定位送料系统调试,需围绕 “硬件连接可靠性”“参数匹配精度”“运动同步性”“故障防错” 四个核心核心维度展开,确保系统实现精准定位(±0.02mm 内)、稳定运行(无卡顿 / 超调)。以下是具体调试要点及操作方法:

一、硬件连接调试(基础保障,避免 “通讯 / 信号丢失”)

硬件连接是调试前提,需重点验证 “脉冲信号完整性”“通讯链路可靠性”“电源稳定性”:

1. 脉冲控制线路检查(定位精度的物理基础)

  • 接线验证

    • 脉冲线(Y0)→ 伺服 PUL+,方向线(Y2)→ 伺服 DIR+;

    • 信号地(PLC 的 COM)与伺服驱动器的 SG(信号地)需短接(共地抗干扰)。

    • 确认 PLC 脉冲输出口(如 Y0/X 轴、Y1/Y 轴)与伺服驱动器脉冲输入口的对应关系:

    • 用万用表导通档测试线路,确保无断路、虚接(重点检查端子压接是否牢固)。

  • 屏蔽处理
    脉冲线需用双绞屏蔽线(如 RVVP 2×0.5mm²),屏蔽层单端接地(推荐在伺服驱动器侧接地,接地电阻≤4Ω),避免与动力线(电机线、电源线)平行敷设(间距≥30cm)。

  • 信号完整性测试
    用示波器测量 PLC 输出的脉冲信号(Y0/Y1),确保波形无畸变(上升沿 / 下降沿陡峭,无毛刺),幅值符合伺服要求(如 5V 脉冲,实测应≥4.5V)。

2. 通讯链路调试(Modbus-RTU 数据交互)

  • 参数一致性检查
    PLC(COM2 口)与伺服驱动器的通讯参数必须完全一致:

    • 波特率:9600bps(默认,可设 19200bps 提升速度);

    • 数据格式:8 位数据位、1 位停止位、无校验(8N1);

    • 站号:X 轴伺服设为 1,Y 轴伺服设为 2(通过驱动器参数 P2-10 设置)。

  • 通讯连通性测试

    • 在台达 WPLSoft 软件中,用 “MODBUS 测试工具” 发送读取指令(如读取 X 轴当前位置:03 01 00 64 00 01 CRC),若返回正确数据(如 03 02 00 0A CRC),说明通讯正常。

    • 若通讯失败,检查:接线(A 接 A、B 接 B,不可反接)、驱动器是否上电、站号是否冲突。

3. 电源与接地调试(避免 “电压波动 / 干扰”)

  • 电源稳定性验证

    • 用万用表测量 PLC 供电(DC24V)、伺服驱动器供电(AC220V),确保电压波动≤±5%(如 DC24V 实测应在 22.8-25.2V 之间)。

    • 伺服驱动器需单独走线,避免与 PLC、传感器共用电源(防止电机启动时电压骤降干扰 PLC)。

  • 接地系统检查
    PLC、伺服驱动器、触摸屏的接地端子需连接至同一接地极(独立接地,而非串联接地),接地电阻≤4Ω,避免地电位差导致的信号干扰。

二、参数匹配调试(核心精度保障,解决 “定位不准”)

参数不匹配是定位误差的主要原因,需重点调试 “电子齿轮比”“伺服控制参数”“PLC 脉冲指令参数” 三者的一致性:

1. 电子齿轮比计算与设置(毫米→脉冲的精准转换)

  • 核心公式
    电子齿轮比 = (电机分辨率 × 减速比) / 丝杠导程
    (注:电子齿轮比 = 分子 / 分母,需通过伺服驱动器参数设置,如台达 ASD-A2 的 P1-44 = 分子,P1-45 = 分母)

  • 示例计算
    若系统参数为:

    • 电机分辨率:10000 脉冲 / 转(编码器线数 ×4 倍频);

    • 丝杠导程:10mm(电机转 1 圈,轴移动 10mm);

    • 减速比:1(无减速箱);
      则电子齿轮比 = 10000/10=1000 → 设 P1-44=1000,P1-45=1(即 1000/1)。
      此时,1mm 对应脉冲数 = 1000 脉冲(与 PLC 指令脉冲数一致)。

  • 验证方法
    在触摸屏手动控制 X 轴移动 10mm,若 PLC 发送 10000 脉冲(10×1000),伺服实际移动 10mm(用卡尺测量),说明齿轮比正确。

2. 伺服驱动器核心参数设置(确保响应与稳定性)

参数代码(台达 ASD-A2)功能描述推荐值(送料系统)调试要点
P2-01控制模式选择0(位置控制模式)必须设为 “脉冲控制”,否则伺服不响应 PLC 脉冲指令。
P2-09位置环增益500(默认 300)增益过低:定位慢、有滞后;过高:运行振动。可逐步增大至无明显振动的最大值。
P2-10通讯站号X 轴 = 1,Y 轴 = 2与 PLC 通讯参数一致,避免站号冲突。
P4-01驱动禁止解除1(常闭)确保伺服使能信号(PLC 输出 Y10/Y11)正确接入,避免 “能使但不转”。
P5-01原点回归模式5(近点 DOG+Z 相)高精度回原点需启用 Z 相脉冲(电机编码器零位),避免累计误差。

3. PLC 脉冲指令参数调试(确保指令与执行一致)

  • 脉冲输出模式设置
    在 WPLSoft 软件中,通过 “系统寄存器”→“脉冲输出设置”,将 Y0/Y1 设为 “模式 0(脉冲 + 方向)”,脉冲形式设为 “集电极开路”(与伺服输入类型匹配)。

  • 速度参数匹配
    PLC 定位指令(如 DRVI)中的速度参数(单位:脉冲 / 秒)需≤伺服驱动器的最大速度(如 3000rpm 电机,最大脉冲速度 = 10000 脉冲 / 转 ×3000 转 / 60 秒 = 500000 脉冲 / 秒,实际设为 200000 以内更稳定)。

三、运动控制调试(解决 “同步性 / 超调” 问题)

双轴送料的核心是 “同步启停、精准到位”,需通过 “单轴调试→双轴联动调试” 逐步验证:

1. 单轴调试(排除个体故障)

  • 原点回归调试

    • 触发 X 轴回原点指令(DZRN),观察电机是否先快速反转,触发近点 DOG(I0.3)后减速,找到 Z 相后停止。

    • 若回原点不准(每次偏差 > 0.1mm),检查:近点 DOG 安装位置(需在原点前 5-10mm)、Z 相脉冲是否被正确检测(伺服参数 P5-01 是否设为 5)。

  • 点动与定位测试

    • 手动点动 X 轴(+/-),用卡尺测量移动距离,验证 “指令脉冲数 × 丝杠导程 / 电机分辨率” 是否与实际一致(如指令 10000 脉冲,应移动 10mm)。

    • 单轴定位测试:发送 500mm 定位指令(500×1000=500000 脉冲),若实际到位偏差 > 0.05mm,需重新校准电子齿轮比或增大位置环增益(P2-09)。

2. 双轴联动同步性调试(核心难点)

  • 同步启动验证
    自动模式下触发双轴同步定位,用示波器同时测量 Y0(X 轴脉冲)和 Y1(Y 轴脉冲)的启动沿,确保时间差≤10ms(否则需检查 PLC 程序中双轴指令是否并行执行)。

  • 到位时间差优化
    若 X 轴到位比 Y 轴快 100ms 以上,说明两轴动态响应不一致,可:

    • 调整慢轴的伺服增益(增大 P2-09),提升响应速度;

    • 在 PLC 程序中为快轴增加 “等待指令”(如 X 轴到位后等待 Y 轴,再触发下一步)。

  • 超调与振动抑制
    若轴定位到目标位置后有 “来回晃动”(超调),需:

    • 降低伺服位置环增益(P2-09)或增大积分时间(P2-10);

    • 在 PLC 中增加 “S 型加减速”(通过指令 DRVA 的加减速参数设置,如 K5000,避免急启急停)。

四、故障与边界条件调试(确保系统鲁棒性)

需模拟极端场景,验证系统的 “故障检测→报警→停机” 逻辑是否可靠:

1. 定位超时报警调试

  • 测试方法:人为遮挡 X 轴到位传感器,触发定位指令,观察 PLC 是否在设定时间(如 2s)后触发超时报警(M200=ON),并停止输出脉冲。

  • 优化点:超时时间需略大于 “理论定位时间 + 500ms”(理论时间 = 距离 / 速度,如 500mm÷200mm/s=2.5s,超时设 3s)。

2. 伺服故障响应调试

  • 测试方法:断开伺服电机动力线(模拟过载故障),伺服驱动器会报 “AL006(过电流)”,其故障输出端子(DO2)会动作,PLC 输入 I0.5 应检测到信号并触发报警。

  • 验证项:报警后 PLC 需立即执行 “RST Y0/Y1(停止脉冲)”“输出报警灯(Y0.4)”,并在触摸屏显示故障代码(通过 Modbus 读取驱动器 40110 寄存器)。

3. 极限位置保护调试

  • 测试方法:强制 X 轴移动至极限位置(触发硬限位传感器 I0.6),PLC 需立即停止该轴运动,并禁止向同一方向继续移动(仅允许反向退出)。

  • 注意:硬限位信号需接入 PLC 的 “紧急停止” 回路(如用常闭触点串联至伺服使能信号),确保断电级保护。

五、优化调试(提升系统性能)

  • 参数备份与恢复:调试完成后,用台达伺服软件(如 ASDA-Soft)将驱动器参数保存为文件,避免后续误操作导致参数丢失。

  • 多批次运行测试:连续运行 50-100 个循环,记录每次定位误差(用激光干涉仪测量),若误差呈增大趋势,需检查机械传动部件(如丝杠间隙、联轴器松动)。

  • 温度影响验证:运行 1 小时后(伺服发热稳定),重新测量定位精度,若偏差增大(如从 0.01mm 增至 0.05mm),需在伺服参数中启用 “温度补偿”(部分型号支持)。

总结

台达 5U 双轴伺服系统调试的核心逻辑是 “从硬件到软件,从单轴到联动,从正常到故障” 的分层验证:先确保接线、参数、通讯的基础正确性,再通过单轴测试排除个体问题,最后重点优化双轴同步性和故障处理能力。实际调试中,需结合 “示波器(测脉冲)”“卡尺 / 激光干涉仪(测位移)”“Modbus 调试工具(读状态)” 三类工具,精准定位问题点,才能实现 ±0.02mm 级的稳定送料控制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20143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